惯性运动,幻世浮生

微博@raytao423

B站: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109437432

insta:raytao

邮箱:raytao423@gmail.com

字都没写好,何来谈文化

《The Magic of Movie Editing》

https://www.tudou.com/programs/view/2gxwkKKSEFg/ 


这两天重看此片,被采访的Walter Murch提到颇为令人玩味的一点:在电影原初,作为发明者的爱迪生与卢米埃尔兄弟对其皆不看好。“也许大家都有兴趣看影像的流动。可如果亲眼看过别人玩水龙头,为何还花钱看生活中所见之事物?”


不由得想起最近被不少友人转载的那篇《传统的电影思维已经死了》。这样一个标题,按作者说法竟是出自读电影的宅男之口。而作者也自称是电影行业的从业者。看得我实在疑窦丛生,怀疑那两人只是干宣发这种其实跟创作层面毫不相关(比制片人更为不相关)的工作而已吧?毕竟,看完全文,作者对电影内容(剧作、视听语言运动)的关注涉及甚少。对票房收入及营销层面则关注甚多。然而稍微有点了解现状者,都能看出近些年国产影片的票房上涨,大抵建立在传统热门院线档期(暑期、贺岁)执行国产保护政策,以及院线在二、三线城市的急速扩张带来的量变。而创作层面的内容,大部分“商品”依旧乏善可陈。内容没啥好谈,也只能谈谈花边与票房了。试试去时光网看看近一年的文章?


毫无疑问,正如那篇文章作者所言,当下观众消费力变强与消费习惯的形成,直接催生了市场产品的细分化。网络的发达也让过往的沉默者有了更多集体发声表达观点的机会。但是以短短两三年间的市场容量的膨胀,来论述影像创作本身已发生改变,无论从逻辑还是实验数据量来分析,都难以自圆其说。


当下国产影片除一如既往出现大量视听运用平庸之作外。还出现要么像《小时代》这样的“声画文”影片(以郭敬明的文学水准,能不能将他的文字称为“文学”个人都得打个问号),要么是《爸爸去哪儿》这种将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加长版(按日本市场的说法,能叫SP或剧场版)搬上院线。正如那作者所言:未知观众类型越来越庞大,观众需求变得像个黑洞,完全不知道如何满足。给什么,他们就拿着”。


想起以前读书时,某次跟朋友们讨论分析其创作。大部分人都过分在意观众可能偏好的元素,期望以后的作品(产品?)能像拼积木似的可机械地量化复制。唯独鄙人在坚持“观众其实不会明确知道他们喜欢什么。他们只知道讨厌什么”的看法。太多的人,忽略了影像创作中作品之所以受欢迎,皆因除有着一定的可以掌握的创作规律外,还有不同人生活体验带来的个人喜好之多样。放到创作者身上,这就是个人风格的来源。而观众需求之庞杂,本源自于人的欲望与好奇。理所当然,何须惊慌?再者,那些看似出奇的《爸爸去哪儿》们的家庭录像式的商品,当观众将奇观消费疲劳,他们还剩什么?


一如刚开始所说,影像的诞生之初,只有单纯的记录。其实跟今天的各类录像视频并无差别。直到剪辑(蒙太奇)的被发现与不断理论化与革新,才让影像从纯粹的技术拥有了艺术性。逐渐像其他艺术手段那样,拥有建构、承载叙事(甚至更单纯的哲学式思想)的功能,能够调度观众的情绪与思维。并且在技术手段革新的支持下,视听语言的手段与理论也在不断螺旋式上升。这才是这门艺术历久弥新的创造力来源。


所以,什么才叫”传统的电影思维“?一直在革新,远未见止境。把眼光局限在国内那些庸俗的创作者身上,能有“传统的继承与突破”?才怪。


想起近年每逢香港电影金像奖,都有媒体写手“年经”似的撰稿论述“港片已死,港味不再”之类命题。套用鄙人当初对这观点给朋友的回答:什么才叫港味?字都没写好,何来谈文化?


还是回去读点电影史,少看几部院线消费品,多看几部你未曾看过的好作品。多了解什么叫蒙太奇,少刷几篇标题党枪稿。好好提升下自己的鉴赏力,再像某位作者那样大放阙词也不迟。因为当你觉得对它所知甚多,其实你对它依然一无所知。

评论

© RayTao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