惯性运动,幻世浮生

微博@raytao423

B站: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109437432

insta:raytao

邮箱:raytao423@gmail.com

《后会无期》——每个人的人生皆可以是史诗,而韩寒却做成了段子

关于《后会无期》的谈论,早已在零点首映当晚被朋友们在社交网络刷屏一大轮。时隔一周后也总算抽空凑了一把热闹。一如当初上映前朋友问及对它的看法,自己的回答从来都是“谨慎期待”。不管营销文案中如何宣传“公路片”“谈人生”等等符号。韩寒的电影首作,也如同他大部分的文字那样显得松散随意。远称不上精妙,但也不算难看。


真正值得称道的,应该是韩寒懂得找靠谱的人去协助自己的制作。担任摄影指导的廖拟(大概搜了一下,应该是2006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?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在这领域算相当之年轻),在画面光影与构图上的用心,还有各种奇观式的全景与航拍都值得肯定。当然,这一切少不了使用ARRI ALEXA摄影机+变形镜头,以ARRIRAW进行拍摄这些顶尖配置的功劳。美术造型亦相当不俗。最起码地,在视觉层面,大抵有一套与剧情相对还算契合的审美要求。而不像近期许多国产电影那样随意之极毫无标准,甚至突破下限,掉价到如同视频网站那些廉价自制内容的视觉水准。还有剪辑来自天工异彩,音效与后期调色是画林映像与声林音效。都是国内一线级别的团队。




如同张小北在豆瓣的评价:“(《后会无期》)可以用钱和资源做到它们所能做到的极限,但极限之外,就是真正的「电影」所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了”。


韩寒写的文字,总免不了各种语言上的小聪明。即便到了拍电影也无法免俗。当然,这些台词上的小设计,有时还能多少加点分(在这点上他与彭浩翔颇为相似)。但小聪明终归是小聪明,当一个手法相似的幽默不断重复,笑点再低的观众也会疲劳。仿佛韩寒的编导技巧只有一招插科打诨式的小反转,用得越多越显刻意,最后近乎喧宾夺主。而在这点上对于叙事的气质,毫无疑问是有影响的。说俗点,要装逼就装到底,装到无以复加。那也能是一种风格。


除了那些台词,以及开场结尾叙事结构的小设计。永远在跨界的韩寒,与大部分新人一样,编导层面的内容几乎乏善可陈。大部分配角人物的情节和刻画,往往依靠台词这种直接叙述的办法,简单粗暴。利用镜头、光影、剪辑等视听语言手段来叙事的段落少之又少,几近不存在。个别视听上的小设计,都用力在了插科打诨的幽默上,对叙事无甚帮助。就像很多业余爱好者创作那样,与其说拍短片,不如说在拍有声书。


例如袁泉段落,其独白若放在一个历经艰辛的旅程后,能成为点石成金之笔。现在却草草地和盘托出,流于平淡。像王珞丹的晕车,冯绍峰的夹鸡蛋,以及那条叫马达加斯加的狗,都是对剧情推动帮助甚少的段落,却依然不加节制地在浪费戏剧时间去讲述。结果自然是段落之间的松散,缺乏逻辑与戏剧张力。袁泉段落过后叙事后劲乏力,唯有各式段子金句冷幽默在维持观众的注意力。以至于影片初段旅馆内遇见王珞丹的段落,几乎是全片导演处理得最好的一幕。不过把一些段落单独成章,以这不俗的摄影,作为一个大众POLO的广告大片倒还凑合。


相比于那些烂片导演,恐怕韩寒唯一优胜之处,也就审美趣味上的不低俗。放在国内院线电影的现状下,这竟然是如此地难得。另外不得不提那全方位的营销。除传统的平面、视频物料等手段,韩寒与一众演员的积极互动。像@路过的苏米 @后会无期马达加斯加 等营销微博号以及韩寒的“一个”APP的互动都比一般宣发团队来得认真。看到陈乔恩那段里,“替身下演员上”的设计,跟最近@简单人工作室 拍摄的短片《剪辑人生》何其相似。以至于令我怀疑后者这是优酷与大众POLO有意联动电影做的营销。


韩寒在「电影」之外已经做得足够多足够认真。不妨天真地幻想下,像韩寒、陈思诚、赵薇这样有点小聪明的新人,在某天会脱胎换骨成为真正会讲故事的导演。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,连让你幻想他们变好的想法都没有(顺带一提,在我看来,拍《老男孩》的肖央、王太利组合也属后者)。


虽然理性告诉自己,那真的应该是幻想,嗯。




对了,差点忘了说。王珞丹这回的造型实在深得我心......

评论
热度 ( 5 )

© RayTao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