惯性运动,幻世浮生

微博@raytao423

B站: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109437432

insta:raytao

邮箱:raytao423@gmail.com

既然克制都能成为美学,为何才华横溢便不能任性——《一步之遥》

如何讨论《一步之遥》,就如为这篇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一样困难。观影过后与友人的讨论,不出意外地如当下现状般两极分化。于个人而言,在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过后能想到的,便是与朋友说到的这样一句:


“我只是觉得,对比李樯生硬地使用间离手法,姜文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才华横溢,溢出来的那种。”


《让子弹飞》的成功,令姜文无论在投资与创作层面有了极大的自由度。放眼世界,恐怕也难以找到第二家。即便在好莱坞,James Cameron再怎样疯狂超支,其故事仍是在传统商业类型片框架内;Martin Scorsese荣誉等身后,拍摄致敬电影艺术的《Hugo》,更是个人畜无害的改编自儿童文学的故事。天朝特殊的电影市场环境,造就了《一步之遥》这个充满作者风格的影片,拥有了以商业大片级别的投资被执行出来的可能。套用一句矫情的话:我们何其幸运地生在这个不幸的时代。


在巨额投资的保障下,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便是美术大师张叔平对民国上海的奢华还原。民国的灾难与现实,所谓的第五代导演及其现实主义教条模仿者已经拍过太多。对民国上流社会的展现,直到今日也是凤毛麟角。于是乎,原来在Guy Ritchie版《大侦探福尔摩斯》中维多利亚时代的时尚风貌,或Joe Wright版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才会看到的华丽置景与服饰,原来在国产电影里,还是有被执行出来的可能性。光是这点,便已难能可贵。


然而评判一个导演的水准,无疑更应着重其讲故事的手段与能力。借用旁人的总结,从”周韵、红磨坊、好莱坞歌舞片、吉恩•凯利、《教父》、《八部半》、瑞芬斯塔尔和《意志的胜利》、卓别林和《大独裁者》、新市民电影、文明戏和话剧(廖一梅的)、韦伯和百老汇音乐节、雷蒙德•钱德勒和马洛、黑色电影、海派清口、郭德纲、阿尔莫多瓦和他的《缩水的情人》,再加上一点儿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“。当然,还有诸如将理查德·施特劳斯的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用作片头配乐(《2001太空漫游》,外滩迷幻飙车到月球,致敬了Georges Méliès的《月球旅行记》(还混搭着中国式的月兔神话)最后即便略显俗套的追车戏,仿佛也能看到《功夫》的影子。各种元素共冶一炉。姜文的导演实力,可见一斑。

好莱坞式商业大片,依靠的是通过着重制造各种戏剧冲突,以通俗的剧情为观众营造银幕上的幻觉,进而产生共鸣。对于故事逻辑、视听空间建构,有着严谨甚至是“啰嗦”的要求(体现得最为明显的,便是保证连续性剪辑的各种手段)。而《一步之遥》明显偏离此道。


譬如”马走日误杀完颜英“这一关键情节点出现后,按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,以及观众的普遍期待,接下来的桥段应是一系列的案件调查、还原。然而《一步之遥》放弃了这个常见的让观众“入戏”的时间节点,进而插入马走日与武六的回忆对话,并且大幅度使用超现实手法进行展现。对许多普通观众而言,这无疑一轮“出戏”。



这种打破银幕幻觉,阻止观众共鸣入戏的做法,正是许多习惯了看剧情的观众难以接受之处(跟较早前许多普通观众对《黄金时代》的观感别无二致)。而接下来的段落处理,在形式层面的大胆运用,更是有过之而不及。同时也是友人讨论时抨击的重点(形式大于内容)。然而在个人看来,这恰恰是全片处理得最为巧妙之处。


对于一部希望在形式上有所施展与改变的影片,往往会面对一个悖论:在有限的戏剧时间内,难以兼顾形式与叙事的平衡与分配。因此,能否将各种手法、形式与故事有机结合,是体现导演功力最重要一点。马走日被项飞田通缉的一段,如果以惯常的做法,通常是做成快速的交叉剪辑段落,对两人不同的经历进行分别交待。姜文并未局限于此,他采用了看起来更为原始,同时也让观众更容易出戏的办法:默片。


从叙事形式上看,在此有以下几组的剧烈改变:

1、从3D、宽银幕画幅比的画面,变为2D

2、之前艳丽、高饱和、甚至是MV式剪辑的彩色画面,变成了黑白

3、模仿默片形式,放弃了音效与对白,仅依靠画面内容及字幕卡进行信息交待


为了模拟默片的质感,画面还特意处理成当年默片拍摄使用手摇摄影机那以约12~15格的不稳定速率拍摄,导致以现代常规的24格播放造成的画面“被加速”的情况。表面上,是在切合影片的民国时代背景,将这段落做成类似当时新闻报道式的内容。内里上,画面的内容不仅描述了马走日被通缉,还将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剧情重新剪辑,辅以字卡的解释,完全将事实扭曲。以最为电影的手段(剪辑),将整个故事推进到下一阶段的“戏中戏”段落。在此之前,我们看的都是花国选美的“直播”;在此以后,我们被导演从这“直播”中“出戏”,以更“客观”、(看起来)更高的视角,来接受故事的发展。不仅手法上服务了一个快速叙事段落的需要,同时将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升级。之前一系列看似逼观众“出戏”的做法,实质上是让观众真正“入戏”的手段与铺垫。顺带还致敬了默片时代。手法巧妙,也极富视听想象力。紧接着项飞田与武六、武七等人对“同一男人脸,因剪辑不同对观众产生不同认知”的讨论,更是等于直接将剪辑的本质之一——库里肖夫效应,直接对观众进行了通俗化的解释。


然而这也是姜文在《让子弹飞》就时常见到的一个“陋习”,将一些原本不言自明的内容,借角色之口直接说出。无论是《让子弹飞》中的“来着不善,你才是来者”,抑或“站着把钱挣了”;还是这回对库里肖夫效应的解释。姜文试图在电影中加入大量对于历史、社会、人性等思辨性内容的过程中,为确保影片核心思想的有效灌输,不惜放弃部分让观众读解影片的机会。这在一定程度上,降低了其作品的实验性。对剧作逻辑的把握处理,在这一回也显得不那么注重。诸如“三上头条”,文章饰演的武七去嫖妓被抓,与现实的离奇相似(当然,从剧作逻辑看,有其父必有其子也是能说得通)。甚至会让人觉得这是导演有意为之。正如武六那句“荷尔蒙的一分钟顶上你一辈子”的回应,也在某程度看出,相比《让子弹飞》,这回《一步之遥》其实姜文依旧在玩。不过是以他更为喜爱的方式。


犹如影片末段影射斗风车的唐·吉诃德,姜文又一次以其精英化的视角,利用各种抽象化的手段(建立在视听语言基础上的指涉与隐喻,甚至是多种艺术形式的混搭),去解构各种娱乐形式、媒介的非客观性与制造幻觉的本质。有人说,姜文这回又一次不考虑观众的观影体验了。然而对我而言,这才是真正的视听奇观。试想一下,上一部让我与友人对影片本身进行激烈讨论的国产影片,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? 问题是,在这个消费主义飞速发展的年头,还会有多少人会着迷于这种思考与讨论呢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评论
热度 ( 3 )

© RayTao | Powered by LOFTER